부산광역시 서구청 중문 스킵네비게이션

닫기
西区介绍
沿革

以下介绍西区从古代到当代解放后的历史沿革。

西区此名称源自在解放后1951年开始实施区制设立6个办事处,以当时位于中央洞的釜山市厅为基准,在西部设立西部办事处,随后1957年才始变更为区制,创建西区。 连绵起伏的山势和蓝色的大海、四季气候温和、民风淳朴,伴随釜山港开港,并形成近代化城市街道,此处发展成为釜山的行政、教育、法律、水产业中心。

虽然伴随法院、学校搬迁至其他地区后,城镇机能多少有所迟滞,但随着近来松岛沿岸整顿、甘川港开发、花村综合开发等一系列工程项目为西区重新注入活力,让西区一跃发展成为水产业、旅游观光特色区域,以及美丽绿化适宜居住的城镇。
西区的历史足迹是什么样的呢?

古代(三韩时代)

古代(三韩时代)
- 辰韩、弁韩、马韩中隶属于弁韩,此后兴起6伽倻,进入金官伽倻统治时期
- 划入居漆山国版图

三国时代~统一新罗时代

三国时代~统一新罗时代
6世纪初 随着新罗与居漆山国合并编入新罗版图,新罗智证王6年(AD.505)隶属于居漆山郡
景德王16年(AD.757) 居漆山郡改称东莱郡,西区一带隶属于东莱郡属县东平县
真圣女王6年(AD.892) 后三国时代,一度受后百济甄萱统治

高丽时代

高丽时代
太祖元年
(AD.918)
新罗郡县制的9州5京里,尚州、扬州、庆州合称东南道,西区也被编入东南道。当时全国改制2京4都护府10道,此时西区隶属岭东道
睿宗3年
(AD.1108)
合并岭南道、岭东道,分为庆尚州道、晋陕州道,此时西区隶属于庆尚州道
恭愍王17年
(AD.1368)
首次使用釜山这一地名

日治时代

日治时代
1910年 10月 01日 签订韩日合并条约后,将之前的东莱府编入釜山府
1914年 04月 01日 机张郡全部和梁山郡部分编入东莱郡
1933年 02月 01日 釜山府制改制设立方面事务所(8个方面) 西府制1方面(大新洞), 西府制2方面(娥嵋洞), 西府制3方面(南富民洞), 中府制1方面(荣州洞), 南府制1方面(瀛仙洞), 北府制1方面(草梁洞) 北府制2方面(水晶洞), 北府制3方面(凡一洞)
1936年 04月 01日 釜山府第1轮行政区域扩张(84.14㎢ - 112.23㎢), 东莱郡属下的西面和沙下岩南里编入釜山府
1942年 10月 01日 第2轮行政区域扩张(112.23㎢ - 241.2㎢),东莱邑整体和沙下面编入釜山府, 设置东莱办事处、水营办事处

解放后至现在

1951~1970
1951. 09. 01设置西区办事处
1957. 01. 01 釜山市实施区制,设置西区(1办事处,25个洞)
1966. 01. 01 娥嵋洞分为娥嵋1、2洞, 槐亭1洞分为槐亭1、2洞(27个洞)
1971~1990
1975. 10. 01 沙下办事处升格为市直辖办事处(西区管辖18个洞)
1978. 02. 15 釜山镇区鹤章洞部分地区编入西大新4洞
1982. 05. 01 法定洞名称变更(变更为玩月洞1、2街,忠武洞2、3街)
1988. 04. 16 实施地方自制制度
1989. 01. 01 草场洞部分地区编入土城洞
1991~2010
1991. 04. 15 区议会开院
1995. 06. 27 C选拔民选区厅长
1998. 10. 01 行政洞改组与合并 (3个洞,芙蓉、富民、土城、忠武,娥嵋1+娥嵋2、娥嵋)
2003. 01. 01 区办公大楼搬迁(西大新2街270番地 西区厅1路1(土城洞4街2-3) )
2006. 01. 01 行政洞合并(西大新1洞+西大新2洞 -> 西大新1洞)
2009. 01. 01 行政洞改组与合并(南富民2洞+南富民3洞 -> 南富民2洞)